近日,圍繞學校的“核特色,醫品牌,環保優勢”,2003网站太阳集团王力立/楊留攀團隊連續在J. Hazard. Mater. (中科院一區,IF=14.2),Chem. Commun. (2篇,Nature Index期刊,IF=6.0),Curr. Opin. Green. Sust. (中科院二區,IF=8.8) 發表4篇相關領域的高水平論文。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4篇論文的通訊單位。
成果一:Aggregation enhanced FRET: A simple but efficient strategy for the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uranyl ion(J Hazard. Mater. 2023, 454, 131497)
鈾酰離子(UO22+)是水環境中最穩定的鈾化學形式,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由于鈾元素的放射毒性和化學毒性,UO22+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發展快速、靈敏、準确的鈾酰離子檢測方法十分重要。目前,環境中檢測鈾常用的方法主要有ICP-MS,X-射線熒光法等,但都存在靈敏度不高、檢測信号弱、依賴大型儀器等問題,難以實現便捷的檢測分析。針對此問題,2003网站太阳集团王力立/楊留攀團隊聯合何隆薇教授,設計合成了有機-無機雜化體系,利用聚集增強熒光共振能量轉移策略,實現了UO22+的簡單且高效的檢測。該研究工作首次實現了UO22+的熒光比率型檢測。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力立/楊留攀團隊的碩士研究生王丹,王力立教授與何隆薇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成果二:Tetralactam macrocycle based indicator displacement assay for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dual-mode detection of urinary uric acid (Chem. Commun. 2023, 59, 5411)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主要産物,其濃度水平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目前報道的多種尿酸檢測方法中,光學方法因其靈敏高效、操作方便、易于可視化等優點而被用于開發成多種便攜式檢測器。然而,以往的尿酸光學檢測體系一般是通過酶催化的串聯反應來實現,存在價格高、穩定性差、不易貯存、反應時間長等問題。因此,開發方便快捷、準确性高、靈敏度強的尿酸檢測方法在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王力立/楊留攀團隊基于新型的水溶性四内酰胺大環構建了雙模式(熒光/紫外) IDA 傳感體系,實現了尿液中尿酸的便捷、快速、準确的檢測。團隊進一步将該傳感器與紙基傳感技術相結合,制備了紙基傳感器并實現了真實尿液中尿酸水平的雙模式半定量檢測。為尿酸及其他疾病标志物的居家檢測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力立/楊留攀團隊的博士後姚歡與碩士研究生李詩瑤,王力立教授與楊留攀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成果三:Selective Adsorption of Trace Morpholine Impurities over N-Ethyl Morpholine by Tetralactam Solids(Chem. Commun. 2023, 59, DOI: 10.1039/D3CC01164J)
高純度的醫藥級原料在工業生産、科學研究等領域需求廣泛。然而,高純度的醫藥原料的獲取目前存在操作複雜,成本高昂等問題。因此開發與發展高效且經濟的化合物分離方法變得尤為重要。基于共價大環主體的非多孔自适應晶體(Nonporous Adaptive Crystals, 納客)是一種新穎的吸附和分離材料。與傳統的金屬有機框架、共價有機框架等多孔材料相比,非多孔自适應晶體材料具有易于規模制備,化學、水汽、熱穩定性好,溶液加工性好,重複利用性高等優點,近年來對科學研究産生了重要影響,并在醫藥原料純化上表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高純度的N-乙基嗎啉(>99.5%)是一種重要的醫藥原料,廣泛的應用于蛋白分離與測序等,但目前缺乏簡單高效的低成本分離方法。針對此問題,王力立/楊留攀團隊首次構築得的了基于四内酰胺大環的非多孔自适應晶體材料,并利用尺寸匹配及氫鍵相互作用,實現了N-乙基嗎啉中少量嗎啉雜質的選擇性吸附去除,最終得到了高純度的N-乙基嗎啉(>99.5%)。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力立/楊留攀團隊的碩士研究生李詩瑤與博士後姚歡,王力立教授與楊留攀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成果四:Application of macrocycle-crosslinked polymers as ad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organic micropollutants from water(Curr. Opin. Green. Sust. 2023, 40, 10075)
應編輯部邀請,王力立/楊留攀團隊介紹了基于大環主體的聚合物在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方面的研究進展。論文從聚合物材料的制備、吸附的污染物種類及吸附性能等多個方面對大環主體聚合物材料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對目前水中有機物污染的治理方面的難題和挑戰進行了展望。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力立/楊留攀團隊的碩士研究生李詩瑤與王丹,楊留攀教授與王力立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地址:中國 湖南衡陽 常勝西路28号 聯系方式:0734-8282914 郵編:421001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