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瑤,2003网站太阳集团21級藥物分析專業研究生,師從王力立教授。2023年獲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八屆“芙蓉學子•榜樣力量”優秀大學生“芙蓉學子•學術科研獎”。
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連續三年(2021-2023)獲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獲2023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研究生團員稱号。
l參與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四篇(中科院一區文章1篇,發表于Chin. Chem. Lett.(IF = 9.1);中科院二區文章3篇,其中Chem. Commun.(IF = 4.9)2篇,Curr. Opin. Green. Sust.(IF = 9.3)1篇);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主持2023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一項。
NO.1勤學善思,保持良好心态
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可以增智長才、厚德明志。任何一個創新創造,都需要更多的知識去支撐。而勤學善思是李詩瑤走上科研道路時,導師給她上的第一課。
在她第一個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有個“卡脖子”問題困擾了她很久,一個主客體複合物的晶體很難得到。沒有這個數據,造成文章關鍵現象的原因無法得到完美的解釋。她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通過查閱相關文獻100餘篇,總結了所有培養晶體的辦法,以物質本身的性質為基礎,将較合适的方法一個個嘗試。最後成功地解決了問題,文章也得以順利發表。
她說,在科學研究中我們不免遇到各種各樣難以解決的難題,但比難題更多的是解決困難的辦法,而尋找辦法的過程其實是最快提升自我的階段。查閱文獻、請教前輩和老師、總結以往的方法,提煉出自己的想法、将想法付諸于實踐,隻有自己不斷探索才能慢慢找到科研的真谛。
NO.2堅持熱愛,勇往直前
李詩瑤對于化學的熱愛是從初中開始的,初中化學向老師将瓶瓶罐罐擺在講台上,硫酸銅滴入氫氧化鈉的瞬間,藍色的絮狀沉澱在無色透明溶液中“翩翩起舞”,向老師告訴她化學是浪漫的。高中溫老師帶她走進了有機化學的世界,在這個碳化合物的世界裡,她開始想要探索化學與生物體的關系。高考填報志願時,她選擇了“化學師範”,夢想着未來成為一名化學教師,将這份獨屬于理工科學生的浪漫傳遞下去。或許是命運使然,她被調劑到制藥工程專業,期間加入到肖老師的課題組開啟天然藥物方面的研究,由此她打開了名為“科研”的大門。
談到科研,她說,起初我并不認為自己有做科研的能力,可是在老師們的鼓勵和幫助下,我慢慢堅定了信念,我想試試。
NO.3幸遇良師,快速成長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師恩。她說:“我很幸運,在研究生階段加入了超分子生化傳感實驗室,遇到了各位老師。感謝王力立老師、楊留攀老師和姚歡老師對我的培養。”
她表示,她在科研方面的快速成長離不開三位老師的指導與幫助。“姚老師在科研軟件和實驗方法上教會了我很多,對實驗基礎知識薄弱的我進行手把手指導,從課題選題、實驗開展、數據處理到撰寫成文的各個階段都離不開姚老師對我的指導。楊老師是個溫柔細膩的人,組會上他會貼心地指出我PPT上存在的問題。從楊老師身上,我看到了智慧、沉靜、寬容的學術品質以及對學術的信仰與忠誠。而王老師是我人生中的伯樂,給予我機會,帶領我成長。在學術研究上,提供給我們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充分的資金支持;在人生道路上,給予我們寶貴的建議與深切的關懷與幫助。”
在三位老師的影響下,團隊的小夥伴同樣積極努力,實驗室充斥着樂觀且積極的學術氛圍。李詩瑤表示,她在實驗室總能被身邊小夥伴們的陽光所感染,大家都有自己較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在為之奮鬥,這為她的科研生活提供了滿滿的動力。
星光不問趕路人。李詩瑤說,回望自己的科研成長之路,有陽光鮮花、康莊大道,也有攔路荊棘、溝坎坡塹,但她堅信,未來屬于奮鬥者,她将追随導師們的腳步,始終向前、無懼挑戰,追光的人終會光芒萬丈。
地址:中國 湖南衡陽 常勝西路28号 聯系方式:0734-8282914 郵編:421001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